刘明

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主编

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
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

关注公众号

获取最新文章


 

真空管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研究

孙浩程, 王英学*, 张子为, 古理全, 袁俊祥
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,2023,第43卷,第2期,112-123页。
DOI:10. 13922 / j. cnki. cjvst.202208012
引用格式:H. C. Sun,Y. X. Wang,Z. W. Zhang,L. Q. Gu,J. X. Yuan,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vacuated Tube Transport Double Lining StructureChin. J. Vac. Sci. Tech, 43, 2,112-123(2023)
点击下载

 

文章简介
 

近年来,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不断增加,高铁技术已日趋成熟。但沈志云院士曾指出:当速度达到 400 km/h 以上时,空气阻力将占总阻力的80%。随着超高速铁路最大设计速度的提升,空气阻力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,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应运而生。随着对真空管道运输体系的深入研究,采用盾构法施工地下隧道式真空管道的可行性也不断得到验证。但是考虑到真空管道对气密性的严苛要求、仅依靠管片难以保证管道的真空度等问题。本文以上海淤泥质粘土为地层条件,分别对复合式和叠合式的双层衬砌真空管道进行了力学特性分析。通过对比上述两种形式的真空管道与常规盾构隧道的力学特性,得出了压差荷载对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,并探讨了不同竖向荷载下、不同结构形式对真空管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。

 

 

通讯作者简介

 

 

王英学,工学博士,博士后经历,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长期从事隧道空气动力学、隧道抗减震技术及隧道施工力学研究。主持和主研国家、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,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二等奖4项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,被EI收录10余篇。获发明专利8项,主编专著2部,副主编国家“十一五”教材1部及铁道部教材1部。

 

团队简介

 

研究团队依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长期致力于隧道及地下工程、高速铁路车隧气动效应及真空管道气动-结构特性研究。先后承担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超高速列车多级减压交通管道车隧气动特征分析”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“高速铁路隧道降噪缓冲结构设计技术研究”、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“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基础设施适应性关键技术研究”、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“长大磁浮交通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”、铁道部科技项目“狮子洋水下隧道气动效应及缓解措施研究”、“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及减缓措施研究”、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“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抗震及减震技术研究”等相关研究项目。

 

 

原文链接

 

 

敬请关注

 

 

微信服务号: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微平台(建议作者关注)

微信订阅号: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

 

上一篇:关于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新版官方网站、微信服务号上线的通知

下一篇:热烈祝贺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7位编委入选2022年度爱思唯尔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